分类 日记 下的文章

在 2016 年的 4 月 15 日,我在这个博客里写下了提纲,举了我应该尽快从 ofo 辞职的理由。原文是:

  • 缺乏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格调的追求。
  • 技术负责人水平不够,并且太过实用主义。
  • 不透明。
  • Hiring / firing 太过随意。

然而直到 2017 年的 4 月,整整一年后,我才真正辞职。尽管这一年里,ofo 的估值和规模都极大地上涨,但是,这些问题几乎没有好转,有的甚至愈演愈烈。

每个公司,有些骨子里东西并不是能够轻易改变的。至少,很难变好。

最近意识到很多 office politics 的事情。其实敝司挺多 office politics 的纷争,只是我恰巧都不用涉身其中。

所以说码农是幸运的,因为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自己的 code base 不容别人轻易更改,自己的 code style 可以保持 consistent。自己只要保证向上面按时交纳公粮,上面就不会找你麻烦,不会干涉你的具体工作。

而因为有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产粮,如果运气不太差的话,也几乎不须去参与那些毫无意义的政治斗争,不须溜须拍马,唯唯诺诺;不须讨好谁,也不会得罪谁。

而产品经理乃至产品设计师就很不幸了。没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却必须要做出事情来给老板看,就不得不去别人的田地上收粮食,难免要淌浑水。尤其在公司威望不高的产品经理,简直惨不忍睹。近来公司里的各种冲突,大多源自于此。

所以公司找了两个 Android 程序员来给我打下手帮忙,我其实感到有负担。很多时候,他们写出来的代码我不满意,修改起来总是费力,但又不愿去和他自己解释(因为懒且怕尴尬)。而分配工作给他们,也常常成为让我头疼的事情。大约,我是在不喜欢有半点 management 性质的东西。大约,在我眼里,这样下来,已经不是完完全全的一亩三分地了。

可是,尘世里,又哪里去找真正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呢?

前些天公司问我,入职一年要不要什么东西,「比如电脑啥的」。我正好心水 Dell Precision M4800 一阵子了,于是就打算买一台。

奈何考虑到 M4800 型号实在太老,只好考虑升级款 Precision 7510——虽然外观上不那么好看,不那么工程师了,但还算是勉强保留了一些移动工作站应有的硬朗。功能强大,对得起 Precision 这个名头。

经销商在出厂配置基础上进行了提升,换上了 32G 的 DDR4 内存,以及 256G SSD + 1T HDD 的硬盘。最终价格应该在 16500 和 19500 之间,具体没有问公司。

由于配置水平不错,终于不用再用 Xfce 了。拿到机器后先装的 Ubuntu GNOME。然而发现存在一些棱角——大约是 Ubuntu GNOME 还只是 Ubuntu 各 flavor 中较小众的一个;而且 Canonical 实在魔改了很多 GNOME 基础库里的东西。

于是我直接尝试了 Debian unstable (stretch),加 GNOME Shell。工作起来非常舒服。机器性能确实足以应付日常工作——同时开着两个虚拟机、几个 IDE、几十个浏览器标签页的情况下,依然可以秒开 GIMP。

Screenshot-from-2016-05-28-16-05-25.jpg

有了舒服的大显示器、同事送的键盘、新的电脑,有两个喝咖啡的杯子,有喜欢的各种书,还有漂亮的单车备件,办公桌简直完美。

IMG_20160528_171450780_HDR.jpg

不知道是出厂就有问题,还是经销商自己改装的时候弄出的问题,从一拿到机器,键盘中间的 touch stick 就无法使用。不过 Precision 系列送了三年内下一工作日免费上门服务。于是发邮件提 ticket,很快收到回复。第二天小哥就上门维修,花五分钟时间拿出新的键盘总成换上,解决了问题。

Screenshot from 2016-05-30 17-28-56.png

Time for productivity burst!

我想要优化每一个图片的大小,精准地选择文件格式和参数。
我想要每一个像素都对齐,每一个按钮都有合适的 ripple 效果。
但是整个公司根本没有一个人在乎。
所有人只在乎功能更快做完上线。

有时候我也在想,为什么我以前无法做到在 Linux 下工作,而现在却能做到。

正好那天和别人谈起,我干脆就列出我用过的所有 Linux 发行版好了。

小学

  • Red Hat 9 / GNOME 2

按道理讲这个不算,因为就装上去用了几天而已。实在不会安装软件。当时主流的软件分发方式还是丢一个 tar 包让你自己编译,于是当时安装 Real Player 都用了很久——而根本没有其它好用的播放器。

初中

  • Fedora 7? / GNOME 2

作为双系统的第二系统。那时候有一台 Athlon 64 2800 处理器的电脑。

高中

  • Ubuntu 9.10? / GNOME 2
  • Xubuntu 10.04? / Xfce
  • Lubuntu 10.04? / LXDE

基本都是作为双系统的第二系统,或是一台老旧的笔记本的唯一系统。那天老旧的笔记本常被我用来写东西和看毛片。

大学

  • Linux Mint ? / Cinnamon
  • Arch Linux / Xfce
  • Linux Mint ? / MATE
  • Xubuntu 13.04? / Xfce
  • OpenSUSE ? / KDE
  • Kubuntu 14.04? / KDE

大学里前后换了三台笔记本。系统也一直在换来换去。Arch 和 SUSE 都很可爱,但是用起来实在不省心。而且 zypperpacman 真的很难用(比起 apt-getyum 来说)。

毕业

  • Xubuntu 15.04 / Xfce
  • Debian 8 / GNOME 3

毕业以后基本没时间折腾了,Xfce 简单、稳定,并且在那台老旧的笔记本上也能舒畅的运行。后来公司发了台好笔记本,于是打算换炫一点的 GNOME Shell。而之前的经历告诉我,网上太多 binary 包都只有 deb 版,于是装 Debian 系的系统是最好的选择。一开始试了试 Ubuntu GNOME,发现中文输入法一直有问题。于是就换了 Debian unstable,很是舒畅。